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

無限迴圈、威力無限(下)

狀況二

除了在工作外,沒想到勞工也被一個朋友施以無限迴圈攻擊。
朋友S一天和勞工晚餐約會時,約勞工去聽倫敦愛樂的演奏會,雖說勞工並不特別是古典樂的愛好者,但也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情答應了,想說買得到票就去聽,買不到票也不強求。
S一開始就非常的擔心便宜的價種已經賣完了,所以勞工就有了一個旦書,一、兩千元的票勞工可以接受,但若超過三千元那就敬謝不敏了。畢竟音樂會不比戲劇節目,勞工比較在乎能不能看清楚演員的表情,至於演奏家的手指或姿勢,勞工並不感興趣。
這樣的表達個人覺得應該非常清楚了,一般而言,辦事的人有這樣的資訊應該可以代為處理訂位、買票的事情了吧?對於票價的問題達成共識後,應該就到此為止了吧?接下來就是訂訂看還有沒有合適的座位而已吧?
不過顯然S不是一般人,她馬上提出一個勞工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
「那票要寄到家裡還是公司呢?」
「都可以吧,那裡方便就寄那裡吧。」(這不是理所當然嗎?)勞工心情還不錯, 還可以當閒聊回答這個智商只有10的問題。
「我家現在有警衛可以代收。」(那就寄家裡呀)
「還是寄公司也可以…」(寄那都好,勞工比較想換個話題)
「但是我怕寄丟……」

這時候勞工已經想翻桌了,但想想還是忍下來了,因為S是一個對自己的決定需要很多人認同個性的人,所以其實勞工平常也算被訓練有素了。就直接幫她下了決定,「寄公司吧!不要那麼多廢話了。」。

當晚回家後,她又用MSN離線留言功能再度轟炸勞工
S:「昨天也失敗」
S:「今天也是 好擔心喔」
S:「好奇怪喔 網路上看到的是1800也沒票了」
S:「試試看吧」
S:「又可以了」
S:「地址寫我新家還是寫公司阿」
S:「你覺得呢??」
我覺得呢?我覺得呢?我覺得呢? 我真的能把我覺得的想法說出來嗎??
勞工只能慶幸這些內容並不是當下看到,而是第二天早上來才收到的,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喘息。
隔天一早,因為發現只有3000元的票了,所以和S討論了一下,決定改聽六月份的小堤琴。結果問題又來了…

S:「我先刷九折的前 但是票要等她們跟賓士簽約完成」
S:「才可以給我們」
S:「他說可以自取 看我們」
S:「她們在民生東路及敦化路口」
S:「還是要他們寄來??比較方便他說票可能要等到5月才會寄來」
S:「但會先刷卡」
S:「先付款」

落落長之後,勞工只回了一句:「用寄的吧,民生東路也不常去」

結果…結果…
S:「恩 那就寄到我新家還是…」
S:「公司比較方便還真是難選…」
那裡難選了?那裡難選了?妳告訴我那裡難選了?

勞工無語問倉天,但還是冷靜的回了一句:「你覺得那裡就寄那,都可以」
大概終於也察覺了勞工的不耐,她終於下定決心了
S:「公司好了」
至此勞工不再對此話題有任何的回應…
(以上對話再加上其他無義意對話,從上午9:11一直持續到10:50)

到了11:49,忽然又收到S的一個訊息
S:「我把票寄到公司了」

沒有留言: